核心观点:11日国内钢材指数(Myspic)综合指数报收123.24点,周环比下跌1.6% 。供应方面,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71.06万吨,周环比降1.46万吨,降幅为0.2%。本周五大钢材总库存1660.61万吨,周环比降29.48万吨,降幅为1.7%。消费方面,本周五大品种周度表观消费量为900.54万吨,环比降2.1%。总体来看,本周 钢材市场 呈现供需双降的局面,厂库开始由降转增,基本面压力进一步显现。 铜 市方面:宏观方面,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的2.5%,较前值2.8%明显下降:环比-0.1%,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为上涨0.1%。基本面方面,上周下游订单表现环比继续回升,上周初期 铜价 下跌明显,下游逢低点价、下订单的积极性有明显增加,部分铜加工企业的成交量快速增加,交易热度来到高点;后续随着价格的调整,以及前期订单的补充加之目前价格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开始控制订单量,针对性订单调整以规避风险。 铝 市方面:美通胀压力缓解,同时关税摩擦进入90天的缓冲区,市场担忧情绪得到一定修复。氧化铝市场现货流通仍处于偏宽松状态,氧化 铝价 格继续下探,削弱成本端支撑。本周重点关注关税政策执行情况及库存去化速度。预计沪铝主力合约核心运行区间在 19300-20000 元/吨。
一、原材料品种价格监测
截止2025年4月11日,各原材料当日即时价格以及价格周环比情况如下:
二、船舶行业原材料基本面分析——钢材篇
主要内容摘要①—— 中厚板 :上周 中板价格 震荡下跌,预计本周价格将窄幅弱势震荡。
上周全国中厚板市场价格震荡下跌。本周开工率80%,周环比持平;钢厂周实际产量154.98万吨,周环比减少0.65万吨;钢厂产能利用率95.31%,周环比下降0.4%;钢厂库存84.2万吨,周环比减少0.6万吨。从供应端来看,周内京津冀中厚板生产节奏较为平稳,前期复产钢厂产能逐步恢复中,本周中厚板钢厂生产节奏较平稳,前期京津冀钢厂阶段性检修或打折发货,导致中板市场资源紧缺,虽然近期中板钢厂产能逐步释放,但钢厂“控量保价”策略明显,通过减少普碳板产量,转向高附加值品种,导致市场普材资源紧缺。从需求来看,北方基建开工缓慢,下游机械订单一般,传统需求旺季表现平淡,终端采购以按需补库为主,市场投机需求低迷,反映下游对高价资源接受度有限。综合来看,受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市场情绪不稳,预计本周 中厚板价格 窄幅震荡观望为主。
主要内容摘要②—— 型钢 :上周全国 型钢价格 趋弱运行,预计本周全国型钢价格小幅趋强运行
上周全国型钢价格趋弱运行,200*200 H型钢 全国均价3307元/吨,周环比下跌28元/吨;588*300H型钢3374元/吨,周环比下跌36元/吨;5#角钢3548元/吨,周环比下跌48元/吨;16#槽钢为3514元/吨,周环比下跌46元/吨;25#工字钢为3603元/吨,周环比下跌45元/吨。
供应方面,本周全国工角槽产量37.27吨,周环比减少3.07万吨;H型钢生产企业中,钢厂周实际产量29.86万吨,周环比上涨2.09%,上周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变化不大,多数型钢厂正常生产中,厂家利润尚有盈余,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出货较弱。
库存方面,上周全国工角槽库存59.42万吨,周环比增加0.65万吨;全国H型钢库存72.72万吨,周环比减少1.25万吨。上周社会库存变化不大,出库量和入库量保持平衡,目前商贸操作模式多以去库为主。
需求方面,天气好转下游工程恢复较快,但考虑市场心态不稳,低价资源受欢迎度较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谨慎来看,预计本周市场,下游用户选择低价时机采购量大。
综合来看,现阶段政策反复多变,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基本面看,上周型钢表现低价去库明显,高价资源出货受阻。短期内下游需求逐步启动、原材料价格支撑下,预计本周全国型钢价格小幅趋强运行。
三、船舶行业原材料基本面分析——有色篇
主要内容摘要③——铜:
宏观方面,美国3月CPI同比上涨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略低于预期的2.5%,较前值2.8%明显下降:环比-0.1%,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预期为上涨0.1%。基本面方面,上周下游订单表现环比继续回升,上周初期铜价下跌明显,下游逢低点价、下订单的积极性有明显增加,部分铜加工企业的成交量快速增加,交易热度来到高点;后续随着价格的调整,以及前期订单的补充加之目前价格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开始控制订单量,针对性订单调整以规避风险。
四、船舶行业动态信息一览
1、联合国通过全球航运净零排放历史性新协议
国际海事组织4月11日宣布,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这是世界上首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设立“国际海事组织净零基金”。该基金将利用碳定价机制所产生的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减排转型提供支持。
2、大连中远 海运 重工两艘液货船相继完成重要节点
4月9日,随着12E、13E 搭载完成,9000立方米乙烯多用途运输船N1214项目顺利完成艉成型节点。该船配备双燃料动力系统和C型独立液货舱,可安全高效运输液态乙烯及液化天然气等多种货物,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标准要求,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4月10日,6300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N1213项目在东区船台完成第三节点作业,标志着项目进入新阶段。中国船级社大连分社、大连中远海运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天津中远海运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及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四方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该船配备常规燃料动力系统和C型独立液货舱,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可安全运输液氨、LPG、VCM等多种液化气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