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深水港一期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景象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2007年06月15日 08:34

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二,长三角港口间的竞争正式步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港口力量的崛起,也对区域内港口的整体结构与分工提出了新的挑战。舟山港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国芳建议,长三角港口群应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从而实现区域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分工。

在长三角这片我国港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各港口正在形成小范围的组合,比如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共同构成了"苏州港",南京港、镇江港、扬州港则组成了"宁镇扬"组合港。然而,这种地方利益驱动下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象日益凸显,急需建立更为完善的协调机制,倡导"多联手、少包揽"的原则,实现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构建起包括国际枢纽港、辅助港、干线港和喂给港在内的合理分工港口群。

例如,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为宁波-舟山港,旨在打造煤炭、矿石、石油等大宗物资的大进大出储备中转基地,预计到2020年,其货物吞吐量将达到惊人的6.5亿吨,跻身世界港口前三。然而,这种以地方利益为导向的竞争模式限制了长三角港口群整体效能的发挥,尤其是在货源争夺和腹地抢占方面,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面对未来的挑战,业内专家建议,长三角港口群应从规模和吞吐量的追求转变为综合效益的提升,从硬件设施的投入转向软件服务的升级,如发展金融、物流、保险、后台清算等现代服务业。借鉴伦敦港的经验,即使集装箱吞吐量较低,强大的航运服务体系也能确立其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的协同效应被视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关键。通过优化航线布局,利用周边港口群的资源,形成国际枢纽港与辅助港、干线港、喂给港的联动,可以有效缓解单一港口的压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此外,深化与长江沿岸城市的连接,如对武汉、重庆等喂给港的战略投资,也有助于巩固上海港的枢纽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港务集团已积极展开"长江战略",通过与武汉港务集团等的合作,构建服务于上海港的高效支线网络。同时,集团也在多地进行投资,扩大影响力,以应对未来市场竞争的复杂局面。

总之,长三角港口群需摒弃零和竞争思维,携手共进,才能在全球海运市场的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真正的"区域港"概念,共同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崛起。

编审:王超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