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威海港: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双线飘红,迈向发展春天

CCTV新闻报道:春意盎然的威海海岸,碧波荡漾,山东港口威海港呈现出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码头作业有条不紊,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工程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自从2020年初以来,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挑战,山东港口威海港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1月至2月间,其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9.1%,其中散杂货吞吐量上升了15.6%,集装箱吞吐量更是激增了24%。这一系列逆风飞扬的数字,充分体现了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活力与效益。借力全省港口整合的东风,威海港与其他六市港口紧密合作,共克时艰,保障生产和项目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并伴随着创新的步伐,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防疫生产两不误,按下生产"加速键"

3月11日,一条连接锦州、威海和太仓的全新集装箱航线正式启航,这是威海港2020年的首个新航线,它开辟了威海直通长江流域的新运输路线。威海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连伟亮表示:"这条航线连接了东北、山东与长三角地区,加上去年开通的6条航线,威海港已逐步成为重要的内陆转运中心,大大丰富了山东港口的航线网络资源。"

这仅仅是威海港在疫情期间创新发展的缩影。面对疫情冲击,威海港严格执行山东省港口集团的防控策略,兼顾防疫与生产,确保港口无疫情且防疫物资运输顺畅,同时坚守生产目标,保障民生,稳定经济,全力推进生产发展。

作为连接辽东湾和渤海湾,辐射日韩的关键物流节点,威海港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疫情初期,由于从韩国到上海的空运邮路受阻,威海港在山东省港口集团的支持下,携手威海海关和上海邮局海关,利用威海的海港、空港与仁川的海港、空港之间的"四港联动"优势,开创了一条新的中韩陆海联动邮路,使得防疫物资的运输得以持续。截止3月6日,威海港已经接收了来自韩国港口的45个航次、786个标准箱的防疫物资,极大地支持了抗疫战斗。

百项任务攻坚,化难题为增长动力

"我们必须赶在设备冷却之前完成安装,时间不超过三天,大家加油!"闫青军在现场催促道。作为威海港冷链运营中心经理,他密切关注着冷冻仓库监控系统的安装进度。冷链物流是威海港今年百项任务攻坚计划中的关键一环。为了确保冷藏库能在3月底投入使用,闫青军每天都亲临现场,争分夺秒地追赶工期。

面对疫情下的挑战,如何将攻坚项目转化为推动港口发展的新引擎,是威海港关注的核心。春节过后,威海港举办了2020年重要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展开了涉及航线开发、班列及陆港建设、综合业务拓展、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综合管理、战略规划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众多领域的"百项任务攻坚战"。

全情投入,勇往直前,决战决胜。各个部门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接过战斗旗帜,所有项目都明确了时间表,明确了责任人,强化监督以确保效果,以目标为导向,以时间为驱动力,以检查为保证,展现出"首战即决战,出征必冲锋"的决心。目前,仓储容量达2.4万吨的冷藏仓储中心即将于3月底投入运营;年吞吐量增加120万吨以上的矿渣粉封闭存储罐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预计3月底也将投入运营;二突堤围堰、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堆场扩建等重大项目也即将启动,为威海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港产城深度融合,绘就海洋蓝色新篇章

早在1918年,威海就有八家商家联合投资建设了首个钢筋混凝土商业码头,港口与城市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共享繁荣。

在今年的山东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港产城融合"和"陆海联动"成为了推动海洋强省建设的关键策略。山东省港口集团特别设立了涵盖港产城融合在内的十个业务板块,借助"港产城融合"和"陆海联动"等策略,开启了港口转型变革的新篇章。

依据山东省港口集团的战略布局,威海港结合威海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借助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实体园区规划,寻求变革,抓住机遇,扩大港口服务范围,力求在山东港口的港产城融合工作中独树一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增强对腹地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未来规划中,威海港将着重推进国际集装箱枢纽中心、国际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区通行能力,提升竞争力;还将建设威海航运服务中心,吸引20多家海洋产业基金、贸易代理、海上保险、航运融资等机构入驻,打造"口岸+市场+贸易"的价值链,推动港口由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变;同时,推进全市港口一体化,深化与乳山港的合作,并对接山东港口的文旅康养业务,努力创建国际康养度假村,提升生活质量。

虽然疫情总会过去,阳光依旧灿烂。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威海港怀揣着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梦想,在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的浪潮中破浪前行,驶向更为广阔深邃的蔚蓝大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